初夏的北京,2025 CHINA P&E如期而至。作为中国影像行业最具影响力的年度展会之一天牛宝,这场盛会不仅汇聚了佳能、索尼、尼康、富士、适马、奥之心等国际巨头,也见证了国产影像品牌在多个维度上的集体跃迁。从镜头到AI修图,从附件配件到影像工作流,国产品牌正从“配角”角色逐步走向舞台中央。
镜头爆发前夜:国产光学的“入室之变”
2025年的P&E展上,国产镜头厂商的集体亮相格外抢眼。并且们看到了一个刚刚诞生的新品牌:松若SongRaw,带来了AF 50mmF1.2和AF 85mmF1.2两只镜头。这说明了两件事:1)在国产镜头品牌数量已经感觉快数不过来的时候,仍然有新的品牌继续涌现。2)新品牌没有选择从中低端过渡、逐步升级的路线,而是一步到位、携高规格镜头登场,显示出国产品牌 “直接对标”的信心和决心。
此外,国产品牌的新品已经呈现出自动对焦成主流的景象,并且不乏有高规格产品出现,国产镜头由此从配角走向“登堂入室”。这一趋势并非孤例,包括唯卓仕、美科、永诺、老蛙、七工匠、中一等在内的品牌,纷纷展示出更具系统性与完成度的产品线,涵盖主流卡口、高规格参数与自动对焦功能。
国产镜头在价格与性能之间找到了极具吸引力的平衡点,部分产品在用户实拍反馈中获得了积极评价。随着自动对焦的普及,国产镜头已经摆脱了早期的“全金属+全手动”的印象,在35mm 50mm 85mm这些最普及需求量最大的焦段上,低价高质的国产品牌已经开始具备替代进口品牌、由“把玩的配角”成为“日常拍摄和工作用途的主力”的实力。
不过我们也应该注意到,在长焦和变焦镜头方面,国产自动镜头基本还是空白,而进口品牌已经发展到更高的规格(例如28-70mmF2、50-150mmF2和300-600mmF4)。变焦镜头依旧是国产品牌尚未突破的技术高地。此外,高端镀膜材料与技术依赖进口,也构成进一步发展的挑战。
附件进化:轻量化与便携性主导
附件品牌虽无大规模爆发天牛宝,但也呈现出显著的技术演进趋势。
百诺与徕图继续深化其“瘦身三脚架”理念,通过异形中轴、扁圆管等结构创新,进一步缩小脚架的收拢直径,使便携性达到新高度。在同等承重的前提下,其体积与重量较传统产品显著减小,更符合轻量化拍摄时代的需求。
在闪光灯领域,神牛等品牌顺应微单设备的轻巧化趋势,推出了麻将大小、烟盒大小的便携型闪光灯,抛弃了传统AA电池,改用内置锂电池,USB充电,使用习惯与手机等智能设备一致。这类产品功能精简、操作友好,并且在便携性与定价策略方面展现了较强优势,受到大量年轻用户的欢迎。
与国际品牌同台对话:差异化路径初现
面对佳能、索尼、尼康、富士等老牌厂商构建的完整生态体系,国产品牌通过“功能整合”“本土优化”与“性价比优势”形成了差异化竞争路径。
佳能、尼康持续完善RF/Z系统产品链,索尼则凭借第三方生态开放策略赢得更多用户。而国产品牌正在从“有没有”向“好不好”迈进,从单点产品向系统思维演进。特别是在AI软件与工作流整合层面,国产品牌展现出灵活、快速迭代的优势。
AI赋能后期生态,影像行业步入“软硬融合”新阶段
在本届展会现场天牛宝,一场关于影像未来方向的深层变革正在悄然展开:影像行业正从过去以相机、镜头为核心的“硬件竞争”,迈向涵盖AI、云计算、数字服务在内的“生态竞争”阶段。人工智能与光影技术的深度融合,催生出一批具有数字化特征的影像服务平台。
以像素蛋糕、美图云修、百度网盘AI修图为代表的国产后期精修平台,正在构建新一代影像工作生态。它们不仅是修图工具,更是联通拍摄、筛选、编辑、交付的完整流程解决方案。
像素蛋糕在行业内率先实现了“联机拍摄+智能修图”一体化操作,使后期与拍摄现场紧密协同,极大提升了拍摄工作的效率,打造了适应快节奏拍摄场景的数字工作流程。
像素蛋糕的“兄弟”,AI照片直播平台像素芝士也出现在展会现场,并作为主办方的合作伙伴,为展会提供了官方图片直播服务。享像派和谱时智能云是这个市场的主要竞争者,像素芝士的加入,预示了图片直播平台的竞争会更加激烈。
美图云修则在AI图像识别与细节修复方面深耕多年,其在人像抠图、肤色还原、妆容保护等方面持续突破,强调的是“专业级效果+处理速度”,更符合专业机构要求,已成为大量人像摄影师和修图师的高效解决方案。
百度网盘AI修图依托自身强大的云存储与AI计算能力,打通了“修图、筛片、选片、交付”全流程,并为影像从业者提供了共享空间与在线协作平台。独有的在线选片和在线交付特性,充分发挥了百度在网盘方面积累的优势。这种将AI与云技术结合的思路,展现出与传统单机软件截然不同的工作逻辑,也更贴近新生代摄影团队的创作习惯。
本届展会中,不少存储设备品牌亦带来其高速读写、耐用可靠的新产品,正是在为这场影像生态革命提供底层支撑。国产品牌绿联带来了旗下的AI NAS产品,具有本地AI智能相册,照片自动整理功能,自动识别人脸、场景、物体、地点等,无需操作即可自动分类,更有相似照片、模糊照片等管理功能,让庞大的照片库井然有序。
从相机之“眼”,到镜头之“魂”,再到AI与云端构筑的“神经系统”,影像器材早已超越了单一设备的范畴,成为人们表达个性、记录生活、实现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从跟跑到共跑,国产品牌进入“精进期”
2025年CHINA P&E展会为我们勾勒出国产影像品牌全面进阶的图景。从光学产品到后期软件,从附件工具到影像服务,国产品牌正用自己的节奏与路径完成从“存在感”向“竞争力”的转变。
我们看到一个愈发清晰的未来:国产影像力量正在从“可选项”成为“优选项”,并在不远的将来,成为全球影像行业不可忽视的一极。
- end -
编辑 | gravestench
· 色影无忌官方公众号·
亿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